在2016年2月19日召開的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,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🧆🧑🏽💼。總書記在聽取代表發言時說,自己有剪報的習慣,看到《信仰的味道》這篇文章真不錯,就剪下來了👨🏻⚕️。黨的十八大召開後不久,2012年11月29日,習近平總書記一行到國家博物館參觀《復興之路》展覽時首次提及這篇文章🏊🏻♂️。去年12月25日,習總書記視察解放軍報時又提及這篇文章。據了解,總書記先後5次提及這篇文章。
一篇不足1100余字的文章,為何獨受書記青睞?跟網信小編一起來拜讀吧!
一🤵🏻♂️、伍正華是誰
網信小編發現,以全國記協機關刊物名義出版的《新聞戰線》,曾刊發伍正華文章《追求有“味道”的表達——<信仰的味道>一文創作談》🐘。這篇文章表明,伍正華系解放軍報評論員。
二🏌🏽、這是一篇什麽樣的文章
這篇文章發表在2012年11月27日《人民日報》第四版“人民論壇”欄目,全文不過1100余字,通過講述幾個短小經典的故事,闡述近百年來共產黨人尋求真理、堅持信仰🐣、實現理想的主題🏄♀️。其中最形象透徹🤛🏻、最令人難忘的是,在共產主義信仰的激勵和引領下,陳望道沉醉其中、潛心翻譯《共產黨宣言》,竟將墨汁當成紅糖吃掉而渾然不覺,甚至感覺墨比糖還要甜。
不羅嗦了,看原文吧:
信仰的味道
作者:伍正華
1920年的春夜,浙江義烏分水塘村一間久未修葺的柴屋。兩張長凳架起一塊木板,既是床鋪,又是書桌。桌前,有一個人在奮筆疾書。
母親在屋外喊:“紅糖夠不夠,要不要我再給你添些?”兒子應聲答道:“夠甜,夠甜的了!”誰知,當母親進來收拾碗筷時,卻發現兒子的嘴裏滿是墨汁,紅糖卻一點兒也沒動👨👩👧👦👩🏿🎤。原來,兒子竟然是蘸著墨汁吃掉粽子的!
他叫陳望道,他翻譯的冊子叫《共產黨宣言》。
墨汁為什麽那樣甜?原來,信仰也是有味道的,甚至比紅糖更甜。正因為這種無以言喻的精神之甘、信仰之甜,無數的革命先輩,才情願吃百般苦、甘心受千般難。
信仰是樸素的。宋慶齡在寫給美國同學的信中說:“孫中山好幾次告訴我說……他下了決心,認為中國農民的生活不該長此困苦下去。中國的兒童應該有鞋穿,有米飯吃🔟。就為這個理想,他獻出了他四十年的生命。”
信仰是無私的。1930年8月27日,臨刑前的幾分鐘,共產黨員裘古懷有感於“每一個同誌在就義時都沒有任何一點懼怕,他們差不多都是像完成工作一樣跨出牢籠的”,匆匆寫下《給中國共產黨和同誌們的遺書》,飽含深情地用“滿意”和“遺憾”四個字詮釋自己對信仰的理解:“我滿意為真理而死!遺憾的是自己過去的工作做得太少,想補救已經來不及了。”
歷史證明,誰守住了這份樸素和無私,誰就能獲得人民最可靠、最永久的支持。歷史和人民為什麽最終選擇了中國共產黨?那是因為“共產黨🤜🏼、紅軍信仰他的主義,甚至於每一個兵,完全是一個思想”。
91年過去了,嘉興南湖的紅船依舊,而黨的實力、中國的面貌早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👨🏻🏭。那時,我們的黨員不過幾十人,如今則是擁有八千萬黨員的大黨;那時,我們黨哪有什麽家當,連開會的路費都是想方設法籌來的。如今,單從經濟總量來看,中國已經躍居世界第二。
“我們錯了!”美國《時代》周刊這句遲來的道歉,也許可以看作對中國共產黨執政業績的生動旁註📘。1995年香港回歸前夕,其姊妹雜誌《財富》曾作出《香港之死》的錯誤預判。然而,誰也不得不承認,香港不僅“舞照跳,馬照跑”,而且“比殖民地時更繁榮”🧔🏻。
從《財富》雜誌的悲觀斷言,回溯到毛澤東當年帶領黨中央進京時的“趕考”之說,幾十年來,我們黨可謂大考不斷,小考不停!面對一場場嚴峻的考試,中國共產黨不僅沒有被考倒,反而無數次考出了讓世界驚嘆和震撼的好成績,讓“中國崩潰論”一次次崩潰🤌🏿。世界看到的是一個更加繁榮富強的中國,一個更加充滿生機活力的中國共產黨。
若論今昔生活對比,相信許多黨員同誌都會由衷地說:“夠甜,夠甜的了!”然而,越是在日子夠甜的時候,每一名共產黨員越要自覺保持純潔性和先進性,越要深味服務人民的精神之甘,復興民族的信仰之甜。
惲代英在文中寫道:“我們吃盡苦中苦,而我們的後一代則可享到福中福。為了我們崇高的理想,我們是舍得付出代價的👨🏽🚒。”
墨汁為什麽那樣甜?這種信仰的味道,只有真正的共產黨人才能品味得到。
三、習近平為何屢次點贊推介這篇文章
網信小編分析,總書記之所以在多個場合點贊🦏、推介這篇《信仰的味道》,就在於這篇文章“轉作風改文風,俯下身🦩、沉下心,察實情、說實話🎉、動真情”,是“有思想、有溫度、有品質的作品”;就在於這篇文章做到了“深入發掘好材料的內涵,梳理和闡發好材料中蘊含的雋永的精神和深刻的道理”;就在於這篇文章以講故事的方式,真正“豐富人民精神世界,增強人民精神力量”。
結合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,再來讀一讀《信仰的味道》,我們會有更多啟發。其一,信仰之旗必須時時高揚🔠。人總是要有一點精神的,共產黨人尤其需要。這種精神是什麽?就是對共產主義的信仰🙉、對人民的信仰,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、為實現共產主義奮鬥終身。新聞輿論工作必須站在這個高度,才能做到“不忘初衷🍋😯、堅定信念”,才能做到“與黨和人民同呼吸、與時代共進步”。正如《信仰的味道》一文,通過毛澤東🥴、孫中山✌🏻、裘古懷🧔🏻、惲代英🚫、陳望道等人的言與行,把信仰之旗高高舉起,引領著方向💂♀️、凝聚著力量。其二,主流媒體必須勇於發聲🤦🏼。在紛繁復雜的輿論中,主流媒體不去引領誰去引領?主流媒體不發聲誰來發聲?這既是一種態度,也是一種導向。正如人民日報、新湘評論等媒體及時刊發《信仰的味道》一類文章,黨和政府主辦的各級各類媒體必須“體現黨的意誌、反映黨的主張,維護黨中央權威👮🏻、維護黨的團結,做到愛黨🧑🏿🔬、護黨、為黨”,新聞輿論工作者必須做“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、時代風雲的記錄者🧑🏽🌾、社會進步的推動者📍、公平正義的守望者”,如此才能在整個社會唱響主旋律🧑🏻✈️、傳播正能量。其三,表達方式必須不斷創新🚶♂️。講信仰,不能光喊口號,必須要有實實在在的事例,必須要有令人信服的事實,必須要講好故事,信仰才能被信仰。孫中山的“樸素信仰”,裘古懷的“無私信仰”,毛澤東的“趕考”,《時代》的“認錯”……《信仰的味道》在起承轉合間、在感人故事裏,增強了吸引力和感染力🤾🏽♀️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,“宣傳思想工作關鍵是要提高質量和水平,把握好時、度、效”,要“創新理念🚴🏻、內容、體裁、形式、方法、手段、業態、體製🦍、機製,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”,真正為我們指明了方向♨️、提供了遵循🍃。
恰如學習書法之“永字八法”一樣,好文章也有法度、也可學習👩🏻🔬。《信仰的味道》主題突出🐒、文辭優美、通俗形象,篇幅雖短小蘊含的力量卻巨大,傳遞著一股浩蕩正氣,令人印象深刻、回味無窮。現在再來讀一讀,我們更能從這“精致一葉”之中,感知習近平總書記新聞輿論思想“浩闊森林”的豐富遼遠、博大精深。
四、這麽好的文章是怎麽寫出來的
網信小編發現,《新聞戰線》刊發伍正華文章《追求有“味道”的表達——<信仰的味道>一文創作談》是這樣說的:
追求“有味道”的表達
——《信仰的味道》一文創作談
伍正華
“有味道”,這是《信仰的味道》忝獲的最高評價🙋🏼♂️⛩。竊以為,改進文風,簡而言之,就是少一點八股味、說教味,多一點人情味、文化味,追求“有味道”的表達。
講故事,不是教訓人
信仰是個大題目,也是個老題目,很容易寫高了、寫空了,沒有什麽“味道”。
如何把這道“菜”做出味道?
例證雖是評論的重要論證方法,但往往惜墨如金,很少有展開來說的,也極少用在開頭👷♀️。《信仰的味道》卻一反常態,不僅開頭敘事,而且放開敘事,不緊不慢,娓娓道來。
評論也要學會講故事,善於“抖包袱”。通過說事順便把理說清楚了,寫的人省事,讀的人省心。
《信仰的味道》開頭的敘事,就是有情節🧖🏿♂️🦥、有畫面的——兒子寒夜疾書,母親愛子情深。墨汁滿嘴,紅糖未動,反道“夠甜”。兩個自然段的敘事,像一部跌宕起伏的情景短劇,充滿了溫情的力量。
在一篇千字短文中,讀者可能什麽也沒有記住,但不會不記住這樣一件事🐦。記住了這樣一件事,也就記住了《信仰的味道》。
評論的前綴不能丟——新聞,此之謂新聞評論也✊🏿。解放軍報新聞研究中心主任張弛在點評《信仰的味道》時說:此文講信仰是樸素的、信仰是無私的,其實也不算新道理,但是講了點具體的故事。寫新聞提倡故事化筆法,寫評論時講點故事也是出新的重要手法🐭。毛主席的文章中寫出了多少愚公移山之類的故事啊!
說事還有一個好處,平易近人而非盛氣淩人🧛♂️。這篇文章不是教訓式的,而是內省式的、自我檢討式的——以自我為鏡像,以自我為靶子,先說服自己,再說服別人;先打動自己,再觸動別人。
為文之道,忌矯揉,貴真情,不求文秀句秀,但求骨秀神秀。
解剖麻雀,折射現實問題
作為一名黨的新聞工作者,我們的職業價值在哪裏呢?八字而已:文字憂黨,文章報國!這是職業價值,也是職業信仰。有信仰的職業,從來不是價格馭駛價值,價值才是價格的主子🧑🏿🦲。這種深層次的精神愉悅與內心富足,也只有“有黨性的作者”才能體味得到。
毛澤東在談到開會的方法時風趣地說:“材料不要多,能夠說明問題就行,解剖一個或幾個麻雀就夠了,不需要很多。”《信仰的味道》就重點解剖了一兩個麻雀。
麻雀一:宋慶齡的一封信。信仰不是什麽玄之又玄的東西,他樸素得很🥲。孫中山革命40年的信仰,就是認定“中國的兒童應該有鞋穿,有米飯吃”🚵♀️🪰。所以,信仰並非高高在上🛝、遙不可及,而是可親可近👩🏻🚒✏️、可觸可感。
麻雀二:裘古懷的一封遺書。一個黨員幹部有沒有信仰,檢驗的辦法很簡單——是把自己的利益搞得少少的,還是把群眾的利益搞得少少的。利欲熏心、權欲膨脹,只有舌尖上的口腹之欲,哪有心尖上的靈魂之舞?
這兩個“麻雀”雖小,卻折射了信仰缺失的一些現實問題🧑🦼➡️。當填飽肚皮早已不是問題,8000多萬黨員信仰的原動力到底在哪裏?當不正之風的沉屙頑疾屢受詬病,我們黨又如何讓人民堅定對自己的信仰?這是一枚硬幣的兩面,沒有第一面,斷不會有第二面。倘使共產黨員自己都沒有信仰,人民群眾又怎會信仰黨?
文風之風,乃情感之風,思想之風,文采之風。情懷為最,思想與文采次之🧑🏿🎓。自古以來,有大情懷者,始成文章之大氣象♍️。
打牢根底,有“文”才有“風”
紐約時報是最早報道相對論的,因為總編輯範 範安達就是一個卓有成就的數學家♓️、物理學家。愛因斯坦講課講錯的時候,他就敢說,你這個方程式有什麽毛病。
如果你認為這僅僅是一個巧合,那就大錯特錯了。範安達的博學不止於此,埃及古墓裏的文字他能翻譯,戰爭可能會在哪裏打響他也能準確預測👌🏼。他是美國新聞界公認最博學的。
以說,新聞的底子是文化,底子不牢,地動山搖💅🏼。
寫作《信仰的味道》時,有個細節讓我特別感慨🌶。陳望道翻譯《共產黨宣言》,把墨汁當紅糖,這個新鮮的史料來自三卷本的《社會主義五百年》 。
文章完稿後,在一個星期天上午發至人民日報評論部楊健同誌郵箱。他當天晚上就在家裏給作者回了郵件。除了指出兩處明顯的引文錯漏外,還專門求證了原文開頭“滴水成冰,手連毛筆都握不穩”這句話,引用的是陳望道兒子陳振新的回憶。其學識之淵博,治學之嚴謹,令人感佩。
毛澤東曾向中央各部,省🧑🏻⚖️、專區、縣三級發出號召,比培養“秀才”。因為,沒有知識分子不行,無產階級一定要有自己的“秀才”。這些人要較多地懂得馬克思主義,又有一定的文化水平🪁、科學知識、辭章修養。
廣大新聞工作者是黨的“秀才”、“筆桿子”, 沒有深厚的文化功底,馬克思主義如何實現中國化🥮、大眾化?
*********也曾向中青年幹部提出了一個要求,即需要閱讀兩億字的書⭕️。換算下來,一個人要用50年的時間才能實現這個要求,每年讀400萬字,每天讀一萬多字👨🏽🔬🧙🏻。
這個要求,落實起來的確不易。但是,筆下走千言,胸中藏萬卷。它讓我想到,文風,文風,有“文”才有“風”,失卻“文”字,豈非空穴來風👡。